全国社保资讯

让人喜欢不等于讨好他人
讨人喜欢是一种能力,它可以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。但是,对他人的认可上瘾,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满意,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别人,容易失去自我,被讨好型人格伤害。讨好型人格主要是过度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和态度,为了取得他人的认可和接受,常常表现出既定的行为模式,放弃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,为所处的社交环境做出调整。
发文日期: 2023-11-29
一到秋冬就悲伤 是矫情还是情绪得了“流感”
“降温之后,我也像秋冬的树一样迅速萎靡。掉发、感冒、头痛、鼻塞……天灰灰、草黄黄,一切都好像加上了灰色滤镜,看起来那么讨厌”。最近,在江苏生活的郭九九在社交账号上分享了自己的“怪毛病”,她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“这种状态我大概持续了四五年,一入冬就好像变了一个人,动不动就发脾气、难过,很难控制住自己,直到来年开春才会有所缓解。”
发文日期: 2023-11-29
情绪也换季?警惕悲秋综合征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进入秋季有些人常常莫名地感到沮丧,情绪低落,疲倦乏力,甚至有失眠或嗜睡的症状。本市心理咨询师杨秀华提示,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季节,因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被称为悲秋综合征。人们应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多晒太阳,加强自我调节,缓解悲秋情绪。
发文日期: 2023-10-31
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,我们要怎么做?
进入老年期,不少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,如孤独、恐惧死亡、抑郁等,而记忆力减退和情绪问题是老年人常见的两个心理问题。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,有哪些警示信号?家属又该如何应对?
发文日期: 2023-10-30
儿童精神科爆满 孩子的“郁闷”靠什么消解?
近几天,#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#的话题上了热搜。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开学到底有无关系?自己的孩子遇到心理问题,又该如何应对?这些问题,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。
发文日期: 2023-10-30
预防“悲秋综合征”需要社会共同参与
立秋以来,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明显增多,较前增加了20%左右。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陈红梅提醒:秋季是抑郁症等“情绪病”的高发时段,公众要注意识别不良情绪,警惕“悲秋综合征”发生。萧瑟秋日,该如何保持稳定的情绪,怎么应对“悲秋综合征”多发趋势,是社会面临的一道考题。
发文日期: 2023-10-26
悲秋?别!季节性抑郁有办法!
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生可能与日照减少有关。入秋之后,白天逐渐变短,阳光照射的强度也逐渐降低,受光照的影响,大脑内与情绪关系密切的褪黑素也会出现改变,继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睡眠,从而出现抑郁症状。
发文日期: 2023-10-26
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区别
现今社会, “抑郁”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关注,常常就从人们谈论中、网络上听到或看到“抑郁”“抑郁症”“自杀”等字眼,有的人开玩笑似地抱怨“我最近抑郁了”,询问原因对方可能只是因为工作压力大,加班熬夜,疲劳而致兴致不高,不想说话和吃饭;也有的人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生活习惯、养育理念不同互相不愉快;又或有人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,出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、兴趣下降,精力不足,也可能在感染新冠后,感到抑郁情绪莫名出现或加重……
发文日期: 2023-10-26